想象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火箭社区的广场上,楼栋长和居民们早已拿着小板凳,依次排开,围坐在一起,热议着垃圾分类细则。这里,就是我们的火箭社区,一个充满活力、温馨和谐的地方。
自2024年起,火箭农场前进社区推行了“小板凳议事会”,居民们用“坐在板凳上说话”的朴素方式,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这种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模式,重塑了社区的治理生态。
记得有一次,居民张平峰通过小板凳议事会表达了自身的诉求。他说:“我家住一楼,一出门就是小区安置的健身器械设施,阻碍了进出道路不说,加上我又是夜班,白天在家里休息时,居民群众在健身器械上活动,声音太大导致我睡不好觉。”社区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在小区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将健身器材进行挪位,妥善安置。张平峰竖起大拇指称赞道:“没想到我提的建议社区这么重视,落实得这么快,为他们点赞!”
在火箭农场友好社区,有一群人,他们用爱心和责任,编织着一张温暖的“暖阳网”,守护着社区的弱势群体。
4月2日,社区工作人员米干·赛都拉来到居民张菊霞家中走访,询问她最近的生活情况。张菊霞因病卧床,由丈夫一直照顾。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便经常到她家中走访,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张菊霞说:“工作人员隔三差五来看我们,逢年过节还会给我们买些慰问品,帮我们打扫屋子,我们心里特别高兴。”
在火箭农场友好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方式,打造了精细化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田玉芳和老伴年事已高,家中常年无人照顾。社区工作人员每月都会定期走访,记录两位老人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田玉芳说:“工作人员来看我们,逢年过节还会给我们买些慰问品,帮我们打扫屋子,我们心里特别高兴。”
在火箭农场,有一个地方,曾经是菜农的家园,如今,这里变成了航天新城。4月13日,新洲区双柳街道湖滨社区广场上人头攒动,一场以“武汉以我为荣·志愿服务暖人心”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游园会在此举行。
在航天模型展区,孩子们围着火箭拍照,父母在一旁讲述:“这里以前是咱家的豇豆地。”看着舞台上的节目,社区居民刘丽芳开心地说:“家门口就能过上好日子。”
为了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书香文化建设,火箭农场友好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联合火箭农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火箭农场离退休第三党支部、火箭农场第一幼儿园开展了“文明新星正能量·工韵书香启新程”读书活动。
火箭农场友好社区党支部书记闫永江同志呼吁大家把阅读当做生活的挚友,与书相伴,让书香弥漫在团场的每一个角落。家长们带着孩子积极参与,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心得体会,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火箭农场xx社区成立于XX年5月,社区面积1070平方米,有工作人员8名,平均年龄35.5岁。社区管辖的区域有:银河小区、银天小区、银华小区、玉秀玉华等7个楼房住宅小区,预计入住满后人数达21600多人。
社区从强化基础设施、活跃社区文化、保障治安、美化社区环境、拓展社区服务等方面着手,卓有成效地开展活动,从而推动社区整体工作的开展。
2月27日,火箭农场友好社区工会联合社区警务室与火箭农场第一幼儿园开展了“安全第一课”及消防演练活动,共有170余名师生参加。
活动中,工作人员围绕交通安全、防拐骗、防溺水等幼儿常见的安全问题,采用播放宣传动画及实例图片的方式,详细讲解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了现场师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下一步,社区工会将继续与社区警务室、幼儿园保持紧密合作,定期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火箭社区,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