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偶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绘画、动画、CG等技术手段制作出来的,在虚拟场景中具有人类特征和表现的虚拟形象。它们可以是二维的卡通形象,也可以是三维的虚拟人物。虚拟偶像可以进行唱歌、跳舞、演讲等活动,甚至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一些虚拟偶像的名字,比如初音未来、洛天依、绊爱Kizuna Ai等等。这些虚拟偶像不仅在国内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还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虚拟偶像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90年,当时日本人发明了这个概念。不过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一些类似的角色了。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偶像不断进化,从最初的纸片人,到可动的3D形象,再到全息投影的实时唱跳表演,虚拟偶像正在打破二次元和三次元的界限。
2020年,虚拟偶像伴随着各种文娱产品形态加速迈入公众视野,形成了明显的破圈效应,开始成为一种新兴大众文化。疫情期间,虚拟偶像与直播结合成为新的风向,腾讯、爱奇艺、字节跳动、哔哩哔哩等纷纷下场,QQ炫舞、RICH BOOM等各种IP和厂牌层出不穷,虚拟偶像呈现破圈之势,可以说是虚拟偶像元年。
那么,虚拟偶像究竟有什么魅力呢?首先,虚拟偶像的生产更加稳定,可预期性更强。虚拟偶像无需匹配真人性格,而是事先从人设数据库中根据需要选取不同要素,然后整合封装在若干角色身上。这种生产方式使得虚拟偶像的形象更加统一,更容易被粉丝接受。
其次,虚拟偶像可以深度卷入,增强偶像产品黏性。虚拟偶像直接暴露了偶像崇拜的本质,即制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幻象,以满足观者的情绪价值。粉丝在再创作的过程当中,将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幻象直接置入虚拟偶像的形象当中,充分实现了偶像产品的定制化。
虚拟偶像可以规避风险,避免偶像“塌房”。虚拟偶像的人设崩塌风险较低,因为它们是虚拟的,不会受到现实世界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偶像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比如,虚拟偶像可以成为虚拟主播,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娱乐体验;虚拟偶像还可以成为虚拟代言人,为品牌代言;甚至,虚拟偶像还可以成为虚拟伴侣,陪伴人们度过孤独的时光。
虚拟偶像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娱乐生活,还推动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让我们一起期待虚拟偶像的未来,看看它们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