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游戏工委月度数据显示,自2023年9月开始,国内游戏市场规模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整体月规模由2023年8月的292.26亿一路震荡下行至2024年4月最低点224.32亿。在行业规模整体下行的过程中,相关公司的业绩压力自然不可小觑。
在港股游戏股的财报中,我们发现个股间的业绩表现却是大相径庭。有的公司业绩亮眼,有的公司则面临业绩下滑的困境。
在众多游戏公司中,凭借爆款作品实现业绩增长的案例并不少见。以心动公司为例,得益于多款自研新游取得较好市场反馈,上半年该公司网络游戏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953万人,付费率同比提升1pct至11%,平均每月付费用户游戏花费同比提升68%至218元。在游戏业务带动下,上半年心动的整体营收增加了26.7%至22.21亿元,归母净利润增加了127.4%至2.05亿元。
同样,IGG也交出了颇具亮点的中报成绩单。尽管该公司的经典游戏《王国纪元》已基本停滞增长,但得益于《Doomsday:Last Survivors》与《Viking Rise》接棒带来了新增量,同时旗下APP业务录得可观增长,公司的整体收入同比增加了9.4%至27.35亿港元,同时归母净利润亦扭亏为盈达到了3.31亿港元。
在政策边际向好的大背景下,爆款作品的横空出世无疑可视为板块行情的催化剂。近期,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多次提及《黑神话:悟空》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起到的积极正面作用,该游戏的高光表现不仅提振了广大玩家对国产游戏的信心,也给长期处于弱势运行之中的游戏板块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受《黑神话:悟空》大火影响,二级市场游戏板块关注度明显升温,尤其是弹性标的屡屡有异动走势。时值9月初,上市公司中报已基本披露完毕,或许正是投资者重新审视一众游戏股投资价值的绝佳时机。
尽管游戏板块整体关注度升温,但投资者在投资时仍需谨慎。结合中报来看,当前游戏行业基本面仍高度分化,投资者抑或需要精选个股才有望获取超额收益。
在众多游戏公司中,那些拥有优质产品、强大研发能力、良好市场口碑的公司更有可能在未来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因此,投资者在关注游戏板块的同时,应重点关注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以把握行业发展的机遇。
2023年游戏行业的中报揭示了业绩分化的现状,爆款作品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精选个股,以把握行业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