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10.9967亿人,其中60岁以上的网民数量占整体网民的14.3%。而在QuestMobile的《2024银发人群洞察报告》中,银发人群(50岁以上人群)月活跃用户达到了3.29亿,月人均使用时长129小时,同比提升了5.3%。看来,不仅仅是年轻人,连老年人也对游戏情有独钟呢!
那么,游戏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么多人沉迷其中呢?首先,游戏可以提供丰富的社交体验。在游戏中,你可以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并肩作战,共同挑战难关。其次,游戏可以满足人们的成就感。在游戏中,你可以通过不断升级、解锁新技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游戏还能带来短暂的逃避现实的机会,让你在虚拟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游戏成瘾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2024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报告》,2024年,每周游戏时长控制在3小时以内的未成年人占比提升37.2个百分点,达到75.1%。但与此同时,一些未成年人通过租号、买号、代练等手段绕过防沉迷系统,继续沉迷于游戏。
为了遏制游戏对未成年人正常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国家新闻出版署在2021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这一规定一度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政策”。
除了未成年人,老年人沉迷游戏的现象也值得关注。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银发人群在手机游戏微信小程序行业活跃用户数已达1.13亿,远高于App端的5692万。消除类、棋牌类等多类型小游戏受到银发人群的喜爱。
老年人沉迷游戏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过度沉迷游戏可能导致老年人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因此,如何引导老年人正确使用数字娱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游戏之总受”的现象,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1.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游戏行为,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2. 完善防沉迷系统:游戏企业要不断完善防沉迷系统,提高系统的识别和监管能力,防止未成年人绕过系统。
3. 丰富现实生活:鼓励人们参与户外活动、社交互动,让现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减少对游戏的依赖。
4.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引导老年人正确看待数字娱乐,鼓励他们参与现实生活中的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面对“游戏之总受”的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共同努力,让游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毕竟,生活不仅仅是游戏,还有更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