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玩3D游戏、VR游戏时,有些人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可不是普通的“晕车”那么简单。医生们把它称为“电子晕动症”或“数码晕动症”。听起来是不是很专业?其实,这和我们平时晕车、晕船的原理差不多。
为什么玩游戏会“晕”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在“打架”。简单来说,当你玩3D游戏时,眼睛接收到的信息是跟随游戏主角在快速移动,而你的身体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感知的错位,就像你在车上看着窗外快速后退的风景,但实际上你却坐在车内一样,大脑就会产生混乱,进而引发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最近,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上线,瞬间点燃了游戏爱好者的热情。在这股热潮中,也出现了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有网友表示,自己玩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开始出现恶心、头晕的症状。更有甚者,在直播过程中,主播也出现了头晕不适,甚至呕吐等晕3D症状。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电子晕动症”呢?首先,我们要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和玩游戏的时间,定期休息,给眼睛和大脑足够的放松时间。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视角、降低游戏的运动速度、优化画面的刷新率等方式,减少视觉与前庭系统之间的冲突。当然,在适宜的光线下玩游戏,避免环境过亮或过暗,也有助于减少眼部负担。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专业的建议。比如,可以进行习服训练,让身体不断接受外界不平衡刺激,如原地转圈、翻滚练习或特定体育锻炼,逐步降低前庭系统的敏感性,提升身体对运动刺激的适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习服训练的效果具有时效性,只能维持数周或数个月,想要长期保持需定期进行持续性的训练。
玩游戏玩到吐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我们要重视这种“电子晕动症”,学会正确应对。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下次玩游戏时,别忘了适时休息,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和身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