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画出自己游戏场景的画面吗?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却蕴含着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游戏故事表征,就是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游戏经历,表达内心感受的窗口。
在新星幼儿园,老师们从最初对“幼儿表征”的模糊认识,逐渐转变为从游戏中读懂儿童,解读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王君老师通过关注幼儿在“消防员救援”等游戏中的表征,不仅发现了幼儿游戏内容、经验的推进,还惊喜地发现了幼儿空间思维和绘画能力的提升。
在崇信县第二幼儿园,老师们通过“3+安吉游戏”专题培训教研活动,深入探索了户外自主游戏能力提升的奥秘。马麦燕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详细介绍了游戏故事的定义、实施阶段和实践体验,让老师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游戏故事在促进幼儿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南苑的赵云霞老师则通过小班多元表征的游戏故事——“地铁”故事集,详细分析了幼儿的每一次表征,发现了游戏的生发点,并在“地铁开动”等游戏中,提升了幼儿的表达、表征能力和空间认知。
城东附幼的老师们在课程游戏化的推进中,借鉴安吉幼儿园课程模式中的反思环节,鼓励幼儿进行游戏故事口头分享。通过连续性的观察研讨,老师们不仅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引导幼儿从“做到思”的过程,让游戏故事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助力。
在分享会上,孩子们用自己的表征画与其他幼儿一起分享游戏材料、玩法等,老师们则带着疑惑和思考,认真反思自己在游戏故事表征过程中的不足,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
石河子市第五幼儿园的老师们通过园级教研活动,依托表征墙面优化故事呈现,助力幼儿多元发展。他们从内容布局、互动形式等多维度入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调整建议,让表征墙面成为展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舞台。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不仅激活了思维的活跃度,还深入分析了各班表征故事墙面创设情况,共同探讨如何让墙面创设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县幼儿园集团在“聚焦游戏表征,推进游戏过程”自主游戏表征墙观摩专题教研活动中,通过参观讲解的方式,展示了材料、环境与幼儿互动中生成的游戏故事和蕴含的教育价值。老师们借助孩子的表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正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发现幼儿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介入和支持。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对自主游戏的开展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对如何观察和介入幼儿游戏有了明确的方向,也掌握了自主游戏表征墙的结构与框架。
游戏故事表征教研,不仅让老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幼儿的世界,也让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找到了新的方向。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游戏故事表征这把钥匙,打开幼儿内心世界的大门,共同见证他们的成长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