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第一次打开《使命召唤:黑色行动6》的时候吗?是不是觉得一股强烈的推销风扑面而来?没错,游戏一开始就给你来了个“见面礼”——推销一款价值30美元的限时战斗通行证。这可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70美元的游戏,刚一进入就迫不及待地推销起付费内容,这推销手段也是够直接的。
网友们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有的调侃说:“你这话说得好像很惊讶一样。”有的则表示:“我差不多有十年没玩COD了,结果在开始《黑色行动6》时被游戏内广告轰炸,这种从旧时记忆到现代现实的落差让我有些难过。”看来,这种推销方式确实让人有些不适应。
说到游戏推销,不得不提的就是《杀出重围》系列。最近,Eidos蒙特利尔工作室宣布要重启这个系列,推出新作。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款新作并没有得到任何发行商的承诺。有消息人士指出,几位潜在合作方认为,该系列太小众,而部分发行商则担心承担财务风险。
虽然这款新作的概念很有魅力和新奇感,但似乎并不符合《杀出重围》系列一贯的标准。这不禁让人思考,重启系列作品,是旧瓶装新酒,还是换汤不换药呢?
近年来,AI技术在游戏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Take Two公司的CEO泽尼克却对AI游戏能否在游戏产业中大放异彩持谨慎态度。他认为,AI游戏是基于已经存在的数据构建的,是向后看的,而大热门作品是向前看的,因此需要凭空创造出来。
泽尼克强调,最具创造力不仅仅是跳出思维定式,而是根本不存在思维定式。因此,他并不担心AI会创造出爆款游戏。看来,AI游戏在游戏产业中的地位还有待观察。
在游戏推销的过程中,内容是关键。Take Two公司的CEO泽尼克曾表示,要成为最具创造力的公司,就要聘请最优秀的创作者,并鼓励他们追随自己的热情。他认为,在游戏行业,追求独一无二、前所未见的内容才是王道。
相比之下,有些游戏厂商却热衷于模仿和抄袭。比如,有些游戏会打着“结合了《蜘蛛侠》《蝙蝠侠》和《回到未来》”的旗号进行推销。这种做法虽然能吸引一部分玩家,但长远来看,却难以打造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在游戏推销的过程中,玩家是最终的消费者。有些游戏厂商却将玩家视为“肥羊”,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这种做法不仅让玩家感到不满,也影响了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游戏厂商们应该尊重玩家,提供优质的游戏内容,而不是一味地推销。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玩家的信任和支持,实现游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游戏推销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游戏厂商们需要不断创新,提供优质的游戏内容,才能赢得玩家的喜爱。而玩家们也要保持理性,不被各种推销手段所迷惑,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