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踢田游戏起源于我国农村,是一种流传甚广的民间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只需要在地上画一个大大的等腰梯形,然后在梯形的偏下部位画七个高相同的格子,每个格子里都写着不同的字,如“马路”、“哭”、“笑”、“瘸子”、“青蛙”、“瞎子”、“地雷”等。
跳踢田游戏的规则如下:
1. 参与者先在地上画好等腰梯形和七个格子,然后在旁边画一个边长大约5分米的正方形。
2. 拿一块墨水瓶盖那么大的石头,投向正方形,如果投出了正方形,你这局就算出局;如果投进了正方形内,你就要到正方形里踢你投的石子。
3. 如果踢过一次以后,石子还在正方形里就算输。
4. 踢到不同的格子,得分不同:
- 踢到“马路”,得100分,并走到马路的格子里,拾起石子走出来。
- 踢到“哭”,得60分,一边装哭,一边向前走,不许踩到线。
- 踢到“笑”,得40分,一边笑,一边向前走,把石子拾起来。
- 踢到“青蛙”,得20分,就学蛙跳,拾起石子,跳出来。
- 踢到“瘸子”,得70分,就单腿跳,把石子拾起。
- 踢到“瞎子”,得50分,就蒙着眼睛向前走。
- 踢到“地雷”,得分清零。
跳踢田游戏不仅考验参与者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更考验心理素质。在游戏中,我们可能会因为失误而输掉比赛,也可能会因为成功完成挑战而欢呼雀跃。
记得有一次,我的朋友张娟红一踢,竟然踢到了河里去!河里一群的鸭子都被吓得扑腾着翅膀,恨不得在河面上跑起来。我们更加兴高采烈,笑声不断。
还有一次,我的胖哥哥泽庆在跳的时候,一不小心身体不平衡,一头栽到了泥巴里。逗得大家哈哈笑,他们边笑边说我真变成个瘸子了。
这些欢笑和泪水,都成为了我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跳踢田游戏虽然简单,但它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游戏中,我们需要与队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挑战。这让我们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学会了勇往直前,不畏困难。
如今,虽然我们已经长大,但跳踢田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启示,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跳踢田游戏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文化遗产,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游戏。
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感受跳踢田游戏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