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年代,游戏厅是孩子们的天堂。而佛山游戏币,则是那个时代的通行证。那时候,游戏币并非像现在这样统一标准,而是由各个游戏厅自行发行。这些游戏币大小、重量都差不多,但颜色、图案却各不相同,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它们的“身份”。
当时,佛山游戏币的通用性极高。你在这家游戏厅买到的币,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家游戏厅使用。这种通用性,让游戏币成为了连接不同游戏厅的纽带。而游戏币的价格,也因地域而异。在乡下一块钱可以买到8枚,而在城市里,一块钱只能买到4枚甚至3枚。这就给了那些有耐心的人一个赚取差价的机会。
尽管大部分佛山游戏币可以通用,但也有一些游戏币却无法在其他游戏厅中使用。这其中的原因,让人不禁好奇。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为何有的游戏币看上去重量和大小一样,却无法在其他游戏厅中使用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游戏币的发行方不同。每个游戏厅都有自己的发行方,而不同的发行方,其游戏币的制造工艺、材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部分游戏币无法通用。
在那些年,为了能玩到更多的游戏,一些胆大的孩子甚至想到了撬锁取币。记得有一位小伙伴,就曾有过这样的“丰功伟绩”。
那时候,他们几个玩得好的胆子都很大,直接从家里拿了一把钳子出来撬锁。几个哥们围在一起进行掩护,身材小的小伙伴轻松就挤进去了,然后在下面撬锁端币盒子。他们从来不在附近的游戏厅干这些事,毕竟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每次都骑车一个小时去县城,拿到币之后回到自己这边进行消费。
当然,他们还是有底线的,绝对不会拿这些游戏币去玩博彩机。最后几次去撬机箱,是在初三的时候。当时他们胆子也比较大了,每次都能搞到好几百枚。因为都在学习冲刺阶段,大家都说等放假的时候再玩,于是游戏币全都由小伙伴保管,加起来得有两三千币了。
那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游戏厅最终还是被取缔了。这些游戏币,只能安安静静躺在小伙伴的书柜中,多年后甚至被遗忘了。
多年后,电玩城开始流行了起来。街边的电玩城其实还是带有赌博性质的,但明面上是不能退币的。当年的博彩机器都有,玩法创新了。另外还有不少玩法更刺激的游戏机,赢取游戏币之后有两种选择,存币或者兑换礼物。当然了,为了掩人耳目也会摆上几台格斗游戏。他们这里兑换礼物之后,可以去巷子里面一家玩具店高价收购,估计他们是一伙的。
而商场中的电玩城则监管比较严,都是娱乐为主的。走进电玩城,你会发现里面全都是抓娃娃、摩托车、开汽车、益智游戏、跳舞机、太鼓达人、射击游戏、投篮、推币机、捕鱼机……之类的游戏,街机游戏则静静躲在角落中等待着有缘人的临幸。
小伙伴苦笑,没想到当年备受欢迎的街机游戏,如今却成了电玩城的“配角”。而那些曾经陪伴他们度过无数欢乐时光的佛山游戏币,也成为了回忆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