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每次玩具收完,妈妈都会说:“快去收拾玩具!”你就开始了一场玩具收纳大战。在《游戏力》这本书里,作者劳伦斯·科恩就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案例。他是一位父亲,面对儿子抗拒收纳玩具的问题,他决定改变策略。他模仿儿子喜欢的奥特曼,说:“怪兽正在摧毁光之国!需要收纳侠紧急救援!”结果,原本气鼓鼓的小战士瞬间眼睛发亮,抄起收纳盒变身宇宙护卫队。二十分钟后,散落的积木列队完毕。原来,孩子抗拒的从来不是规则本身,而是冰冷的说教方式。
《游戏力》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消解权力的对抗。当孩子拒绝刷牙时,我们可以来一场“牙菌斑大作战”,让孩子扮演牙医检查爸爸的牙齿。这种看似滑稽的互动,实则暗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象征性游戏正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角色,比如“餐桌上的美食探险家”、“穿衣时的机甲战士着装仪式”、“超市采购的物资运输任务”等等,这些即兴创作的游戏剧本,意外打通了父子沟通的任督二脉。
三、名著思维游戏书,大人和孩子都能玩的艺术游戏大书
你知道吗?还有一本叫做《名著思维游戏书》的书,它不仅适合孩子,大人也能玩哦!这本书里,有四十个名著大场景,八十个专注力游戏,画面非常精美。它不同于一般的游戏书,画面细节丰富,色彩饱满,充满设计感。比如,《爱丽丝漫游奇境》内页图,充满了幻想的意味,和凡尔纳创作的作品理念不谋而合。每页的画面也暗示了不同城市的特点、《海底两万里》的历险、《爱丽丝的奇遇》等等,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原著。
在《游戏力养育》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好的养育,是陪孩子玩一场心灵游戏。比如,当儿子再次拒绝刷牙时,我们可以趴在地上扮成牙细菌怪兽:“哈哈!你的牙刷抓不到我!”孩子的哭声戛然而止,咯咯笑着追着我们跑遍了整个客厅。这种用笑声融化对抗的方式,比严厉的说教更有效。
在《游戏力养育》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案例。一家深圳的家庭设立了“最蠢错误博物馆”,全家分享搞砸的经历。当8岁女儿打翻牛奶时,爸爸率先示范:“看!爸爸创造了牛奶抽象画!”这种允许犯错的笑声,比苛求完美的沉默更珍贵。
《游戏力》这本书,就像一把打开童心的钥匙,让我们在游戏中找到教育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游戏力的世界,感受那些让人捧腹大笑、又充满智慧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