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游戏迷们,你是否曾为孩子的游戏时间而头疼?又或者,你是否好奇过,为什么腾讯和网易要如此严格地管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看看这两大游戏巨头是如何在游戏中实施“时间管理”的。
还记得去年寒假,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沉浸在游戏的海洋中无法自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腾讯和网易可是操碎了心。他们推出了寒假限玩日历,就像交通信号灯一样,告诉孩子们什么时候可以玩游戏,什么时候该放下游戏,去学习或者休息。
腾讯游戏的限玩日历显示,未成年玩家在寒假期间,可以在1月17日、18日、19日、24日、25日、28日至2月4日,以及2月7日和9日的晚上20:00-21:00登录游戏,共计15小时。而春节假期,他们可以享受8小时的游戏时间。网易游戏则稍微宽松一些,未成年玩家在寒假期间共有16个小时的游戏时间,春节假期同样为8小时,甚至还把2月14日也纳入了限玩日期。
除了限玩日历,腾讯和网易还推出了各种防沉迷措施,就像给孩子的游戏时间戴上了一副“护目镜”。
腾讯游戏的“防沉迷四件套”包括游戏管理工具、家庭教育工具以及寒假期间专门设立的家长服务热线。家长可以通过关注“腾讯成长守护”公众号,轻松管理孩子的游戏时长与消费。此外,腾讯还升级了人脸识别技术,增加了风险账号库,精确锁定疑似租号的用户。
网易游戏则提供了“网易未成年人护航平台”,家长可以通过注册绑定账号,查看和管理孩子的游戏时长及消费情况。他们还宣布,在寒假期间将使用AI进行巡航,以排查可疑的身份信息,确保游戏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当然,游戏时间的管理离不开家长的监管。腾讯和网易都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了解和引导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腾讯游戏建议家长开启登录邮箱的二步验证功能,以在账号登录状态异常、可能遭到盗用时及时获取动向。网易游戏则提醒家长,在寒假期间,要关注孩子的游戏时间,避免沉迷。
除了游戏时间管理,未成年人游戏消费也是一大问题。2025年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划分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与监护人的责任。
这意味着,游戏运营商和监护人都要在未成年人游戏消费管理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游戏运营商需要为游戏内容和消费设置合理的限制,提供清晰的消费提示;而监护人则需要积极参与,了解和引导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
随着科技的发展,游戏行业也在不断进步。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科技手段的加入,共同构建一个“绿色游戏”生态。
比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消费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未成年人的消费行为;再比如,通过图形渲染和物理引擎,提供更为沉浸式的游戏体验,提升整个游戏的互动性。
腾讯和网易的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管理大作战,不仅是为了应对社会对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担忧,更是为了落实政府对未成年保护的相关政策。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游戏环境。